假如不是上帝在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把马达加斯加从远古的冈瓦那超国内上离别出来,丢在印度洋上自生自灭,恐怕6500万前那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它也会跟忽然灭绝的恐龙家族一样,霉运难逃。幸运的是,它不但毫发未伤地存活下来,还承载着一众不明所以的生物、避世在浩瀚的印度洋中,成为当今日常与众不同的“诺亚方舟”。这座“被时间遗忘”的岛国,到今天依旧戴着遥远且神秘、绝世而独立的面纱。在让人们流传的多个别号中,“脆弱的伊甸园(LEden fragile)”无疑最能描绘出马达加斯加的诗意与内里。
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刚好是世界地图上的对角线,与非洲东南部国内比邻而居,一座完整的主岛和几座散落在海岸线上的小岛一同组成了它巨大的身躯:近60万平方公里(包含周围岛屿)的面积比过去的殖民主法国还大,大约等同于16个台湾岛。莫桑比克海峡与印度洋隔绝了它与国内的任何牵挂,周围邻居科摩罗、马约特、法属留尼汪和毛里求斯这几个小点在它航母般的身影旁,几乎可以忽视不计。
作为非洲1、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5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交错蔓延着雨林、沙漠、草原、山地、喀斯特、高原等各种稀奇古怪的地貌。与世隔绝的封闭状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多样的地貌和复杂的气候环境创造出独特的生态系统,马达加斯加拥有全球近5%的动植物类型,其中80%为当地独有。旅游者们喜欢称它为“大红岛”——多由火山岩构成的马达加斯加,含铁量丰富的土壤呈现红色,从高空俯视,蔚蓝的海洋中,橘红色的土路蜿蜒曲折地分割着一片片葱绿的稻田与明黄色的屋顶。鲜有高速公路和摩天大厦,稀疏的居民区就散落在梯田的缝隙里。尽管极度贫困,但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逍遥生活,羡煞旁人。历史赋予了马达加斯加一种异常温和的包容性,行走于混合了亚非欧三大洲血缘与文化的这片土地,新鲜与陌生会一直随着着整趟旅程。灰色的乡村恪守着原始农耕部落的性情,赤脚的孩童和成人遮掩着害羞的面孔,为数不多的城镇完整地保留了法属殖民地时期的风貌,慵懒、小资,不失高雅。驾一辆六十年代的老爷车,经过一片三十年代的街区,在十九世纪的村落歇歇脚,和千岁高龄的大树合影,与存在了万年的奇特动物隔空对话,在远古年代形成的岩洞中宿营……静止的时间妨碍不住肆意前进的脚步,与这座古老的岛屿相比,你更需要一颗狂野而童真的心。
专题来源:中东非旅游
http://www.youxiake.com/fei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