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日期:2024-10-19     来源:www.nanpingfu.com    浏览:693    评论:0    
核心提示:维尔纽斯大教堂,这座建于1387年的白色漂亮建筑,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立陶宛天主教徒心目中的圣殿。气势恢宏的大教堂棚顶矗立着三座雕像,中间手举十字架的是圣安妮。
维尔纽斯大教堂,这座建于1387年的白色漂亮建筑,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立陶宛天主教徒心目中的圣殿。气势恢宏的大教堂棚顶矗立着三座雕像,中间手举十字架的是圣安妮。几百年来,由于大教堂的不断改建和翻建,渐渐融合了哥特式、新古典主义式和巴洛克式的风格。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上面这张照片是座堂广场的雕塑,下面照片是维尔纽斯大教堂后面的博物馆,博物馆后面就是维尔纽斯著名的城堡山。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空旷的教堂内保留了14世纪的水彩画和教堂用具,小礼拜堂内的所有装饰堪称精美绝伦。据了解,祭坛上摆设着立陶宛唯一的圣徒卡济米拉斯的棺木。在所谓的苏联代理共和国时期,大教堂被改作美术馆。1991年立陶宛独立将来,才恢复了原有些风貌。圣安妮手举金色十字架站在维尔纽斯大教堂的最顶端,立陶宛人说,那是在告诫大家要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上面这张照片媳妇坐在一个小角落里为本老头翻译教堂的故事。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大教堂前面是一座52米高的钟塔,13到17世纪,这座钟塔是古城堡的了望塔。本老头就是登上这个古塔俯视维尔纽斯老城的。在前苏联时期,这个古塔被改作钟表馆,独立后,立陶宛人立马把那些破烂玩应砸烂扔掉,恢复了钟塔的原貌。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在欧洲,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我都想找一个登高的地方,俯视一下城市风貌。到了维尔纽斯,花4.5镑登上座堂广场上的古塔,哇塞!从空中俯视维尔纽斯,真的要比塔林和里加还要漂亮。在浓密的绿色簇拥下,四十多座教堂尖塔建筑,点缀在红顶白墙的古城之中,让人越发的心旷神怡。维尔纽斯,太让人心醉了!站在塔顶,好久我都不想下去。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下面就讲讲那个“血腥”的故事吧!用“血腥”这个词真会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不过,在读完我下面的小故事之后,我想,你就应该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了。在教堂广场钟塔和维尔纽斯大教堂中间的地面上,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标识,假如不知道波罗的海国家的历史,哪个也不会理会它是做什么的。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1989年8月23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200多万人组成一个“人链”,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到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再到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从南到北手拉手地贯穿三国600多公里,需要我们的国家脱离苏联独立。而这条“人链”的起点就是这个标识。其实,立陶宛包含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被迫加入苏联就是噩梦的开始。这里只说立陶宛吧!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款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紧接着苏军开进立陶宛。二战开始不久,立陶宛被德国占领,噩梦愈加让人恐惧。1944年苏军再度占领立陶宛,随即被并入苏联。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立陶宛人不是在1989年才忽然清醒的,他们的记忆不会丧失,他们了解苦难的根源在哪儿。在大家东北老乡开的“香港食肆”吃饭时,那位兄弟就和我说,立陶宛人都恨死苏联了,简直就是不共戴天。据了解,1940年7月的一个深夜,苏联秘密警察一次就枪决了2000多名立陶宛常识分子。1940年苏联红军入侵立陶宛时,全国人口310万,到1953年就只剩下260万了。在苏联统治时期,波罗的海三国有30多万社会精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东欧受苏联影响的国家我去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罗的海三国,当然立刻还要去波兰。匈牙利和这三个小国遭受的磨难太大了,以至于他们根本不想和今天的俄罗斯来往。其实,俄罗斯人也已经受够了苏联模式,绝大部分人的信念就是“没苏联的日子会更好”。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俄罗斯人占整座城市人口的45%,里加和维尔纽斯的俄罗斯人比率也特别高,假如我们的国家好,为何不回去呢?苏联的解体是否一种历史的势必呢?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在座堂广场旁还矗立了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上镌刻着维尔纽斯建市的时间,我猜想,维尔纽斯是在1323年建市,到了1973年,也就是650之后,这块大石头被矗立在了这个地方。近700年时间的古城,会装载多少“心酸”和“荣耀”呢?下面的游记告诉你。


维尔纽斯大教堂外的“血腥”小标识

专题来源:欧洲旅游

http://www.youxiake.com/europe/

 
标签: 欧洲旅游资讯
更多>推荐攻略

推荐图文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互助旅游网,旅游团,跟团游,自驾游,自由行,周边游,国外旅游,旅游线路,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