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极地梦。是雪地里圣诞节老人驾着的驯鹿雪橇而来,或是飞舞天际的女神欧若拉,亦是世界尽头孤寂的北冰洋…
我和你一样,看了互联网上摩尔曼斯克的极光与莫斯科圣诞节雪花的照片,心向往之。


先是从家乡飞到北京,然后飞越西伯利亚,进入北极圈,驶过北极苔原,永久冻土带。抵达亚欧国内尽头。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北冰洋。


捷里过去是北冰洋边上的一个小渔村,有着繁盛的渔业。但伴随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捕鱼的兴起,这座过去繁极一时的小镇渐渐衰退。人口从6000多人慢慢减至1000人,更多的村民移居至摩尔曼斯克市区。


后来,因为奥斯卡提名电影《利维坦》的拍摄,而名声大噪。现在还能看到很多电影里出现的场景,但大海怪骨头和北极熊标志已经没了。


作为一枚看到下雪已经波澜不惊的南方人,到过东北、到过高原、到过贝加尔湖……虽说不少地方都有雪景,但感官上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捷里带给你的是一种「极端」感受:极夜、极地、极光。像是遗世独立在时间旷上。这在摩尔曼斯克市区、或萨米人村所感受不到的。


做攻略的时候,关于捷里的详细介绍并不多。很多人也只不过住摩尔曼斯克,晚上到附近追猎极光。
但我感觉,假如你有机会到摩尔曼斯克,必须要来这里。
北极圈冰雪的道路


关于摩尔曼斯克通往捷里别尔卡的「北极圈冰雪的道路」在这里的几天,走过一次又一次。
坐在车里,感觉像在飞越一条长长的时空隧道,驶过苔原,原始森林、茫茫雪原……


刚出发的时候,还是黑夜,四周只有被车灯照出的一点光亮,愈加让大家感觉到通向远方的神秘与新鲜感。


然而在一点路灯都没冻土路上,无论白天、晚上,俄罗斯司机都能飙到100时速。这里很多车和俄罗斯其他地方一样,挡风玻璃都碎了,车板裂了大口子,拿透明胶贴一下,一样能开得飞起。


车外零下30的温度,车内零上30度的暖气。近60度的温差(你说我到底是穿大衣还是不穿呢!)!!战斗民族的司机非常不错的向大家解释了什么叫「速度与激情」。


去往捷里的路况大多数还算好,途中还会路过一个村落。道路的两边停着三两已被积雪覆盖住大半的汽车。


只有一段40公里的极端路段,需要极其小心行驶。这里长期刮大风,下雪的冬天能见度很低,又因路面不平,我好几次感觉到车子在冻土路面上打滑。以前看纪录片,以为冻土路就是沙石+土+冰雪,这次历程过才了解,冻土路面就是冰面+雪。


好在有过在冰面上漂移(也是俄罗斯司机,在贝加尔湖,喝完从湖里挖出来伏特加后,开车带大家在冰面漂移、冲冰坡……)的经验。对俄罗斯司机的开车方法,已经见怪不改了。


过了极端路段,这里有一个打卡景点。小山坡上有个报废汽车(警醒大家慢点开车),骷髅人身后不了解什么时间多背了一只熊猫,之前还没的,有点可爱。




这是山坡上的石堆,非常像藏区的玛尼堆。司机说是用来祈福用的,在司机的指导下,我也在雪地里找到几个石块儿,堆了一摞。


山坡对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冰封的大湖泊,不难想象,它夏天里的模样,是否会像贝加尔湖一样纯净透蓝。




临近11点,天色日渐亮起,冬天的极夜期间,粉色的破晓和暮色,将雪地渲染的曼妙无比。




柔和、寂静、极致美感,像极了「电影里的世界尽头」「梦里的远方」。


对了,你们晚上若找极光猎人,多数也是在这条路上追极光的。


战斗民族聚餐,喝伏特加吃辣条
捷里分为新、老捷里。
老捷里有:船舶坟墓、红房屋、秋千、与海湾。
新捷里有:学校、北冰洋圆石沙滩、后山、瀑布。
我在老捷里住了2晚,在新捷里住了2晚。虽说新老捷里,距离就7公里。但在冬天,走路很耗费体力,拖着行李步行半小时就足以叫你怀疑生活。


因为在路上拍照花了很长时间时间,到捷里已经下午了,本来小镇人就不多,这会儿就更看不到人影了。虽然才下午3点多,错觉的像深夜。


你以为居民都去睡觉了吗?其他他们还是在有条不紊的做着我们的事。学校里,学生正在上课。超市里,店员依然忙碌着。每一个人,都在解释着在「霸气冷酷」状况下「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那样作为一枚游客,该干什么呢?大下午的,外面黑灯瞎火,风雪肆虐。


于是我窝在民宿里,撸狗~


民宿的狗狗叫eima,超级聪明!会带你外出,会带你回家,不会走跟着她就好。但假如你没穿好衣服,她就不会带你外出。早上我逗她,穿着毛衣没穿大衣叫她外出,她不为所动。然后我进屋穿大衣,再出来穿鞋的时刻她就起身在门口等了。




和几位同胞小伙伴、战斗民族进行了友好的聚餐。
在俄罗斯不会说俄语也没关系,干了这杯伏特加,大家就是好朋友。
这里要安利你一个伏特加的正确喝法:一口酸黄瓜+一口伏特加~战斗民族说如此开胃解酒。。。
房间里暖气十足,有了伏特加的「浇灌」更添暖意。任凭窗外北风呼啸,雪花大片飞舞着。


酒过三巡,这个时候就要拿出「秘密武器」了~
当当当,就是国民小吃——辣条!


辣条,不止是中国零食界的泥石流。在海外网站上,有关中国零食的问题也一直被辣条党抢占:


“这是什么”
“豆腐做的”
“有点辣,你试一试?”


我把辣条递给了俄罗斯友人,大家开心地看着他嚼了半天,眼神从好奇到发现新世界,再到眼含热泪,吃的停不下来……


“美味!不辣!”
“美味~!”
没一会,第一包就吃完了。
然后房东也加入进去,当房东问我,这是什么时,右侧的俄罗斯友人已会抢答,这是豆腐。
哈哈哈~


“美味”,我喜欢它“
“感觉非常奇妙哦!”
对于这股挡不住的魅惑!我仿佛看到了商业机会!
特意上网去俄罗斯超市查了下,辣条在俄价格不菲,比国内翻了好几倍。
这个是十包装的,约70多人民币。假如单包买在十几二十元左右。


好的,下次来的时候我会多备上几包的!


寻觅极光大爆发
直到晚上9点,才外出寻觅极光。由于没路灯,大家打着微弱的手电,踉踉跄跄到了海湾边。


摩尔曼斯克这几年就是因「世界最实惠的看极光之地」而出名。
半年之前,我尚感觉极光、北极是「遥不可及的远方」。决定来摩尔曼斯克,也是十月零时决定的。定了机票后,每周都在翻攻略。


然而在极光爆发的夜里,你很难预期她们会在何时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铺天盖地的繁星点缀着荒原的夜空,当自己沉浸在黑漆漆夜里的漫天光幕下,美的有的虚假。


深邃的雪原在月光的照映下散发出幽蓝色的微光,本来只有浅浅绿光,突然就会看到一片光线舞动扩散开来。当你还没反应过来,光芒已经占据了半个天空。舞动着,轻盈、婉转、像是夜里出没的精灵。像是从天空垂下的光幕瀑布,又好像一只灵巧的手,在慢慢长夜里弹奏着描述北国风物的钢琴曲。


寂静的夜色里,它将光辉映照在黑暗中的山林,美的没办法言喻。
极光出现的时间或短或长。有时,看的正开心呢,它就突然消退了。
在所有谢幕后,大家打着手电筒,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徒步走回了民宿。
世界尽头——北冰洋
第2日早晨,”你好“捷里比尔卡。


和狗子散步到了海湾。说是散步,东北的朋友肯定知道这种「艰辛」。


昨夜的大雪覆盖了地上的脚印,路也变得无处可寻。常常一脚踩下,积雪就是到膝盖、大腿,只能慢慢的一步一个试探。




有小伙伴问我,狗狗冷吗,(我又不是狗,我如何了解)不过我感觉她是不冷的,一路上和二哈追逐打闹,精力无限,还喜欢把头钻进雪里,打滚儿。






我过去想象了无数遍的景象:刺骨寒冷的空气,深到膝盖的积雪,波涛的浪声……




然而当真的到达这里的时候,只有感觉到自己是何其渺小,言语变得匮乏,自然永远拥有着人类没办法企及的广袤。




北冰洋的波涛击打着沙滩,是国内尽头的时空回响。


我只不过路过北极,
像极光舞过夜空,
像一阵风吹过,
万物对我缄默,
仿佛有一种默契。


回去路上,路过一片废弃汽车基地。在广袤的雪原之上,光线成了唯一可以触及的温度。


天际的粉色一寸寸唤醒沉睡的雪原,朝霞撒在冰冷的钢铁车架上,倒增添了几分暖意。






偶尔几座孤独伫立在冰雪之中的木屋,提示着你这里是有生活活居住的。




可极地天气说变就变,从朝霞映照到风雪肆虐,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




中午,民宿老板带大家捷里景点1日游,座驾是标准的战斗民族尤兹越野车。






出发前的筹备工作——平时除雪~




一共8个小伙伴,一个萝卜半个坑,挨在后座。副驾是雷打不动的eima专座。


eima也非常搞笑,一会儿回回头,看你们后面这群人是否安好啊有没晕车啊,然后再转过头,像老司机一样注视着前方。






第一站是船舶坟墓,捷里的必打卡景点之一。也是拍极光的绝佳地方。


看着曾在北极冰雪中搏斗过的渔船在海湾中朽烂,时间仿佛静止一般。




雪越下越大,连50米的能见度都不到了。手机早已罢工,只剩下相机在战斗。


站着拍照不动的话,立刻就能体验到什么叫「活堆雪人」。


上车继续前行。


15分钟左右,到了北冰洋岸边。


当你在岸边面向北冰洋,全世界都在你身后。


凛冽的北风呼啸嘶吼,雪花大片飞舞,波涛袭卷着海滩。远处的山坡,早已变得雪白不可见。


来这之前,和多数人一样,充满期待,翻看了无数的攻略与文章。但,真的只有到达这里,才能真的领会到,冬天里极地的寂寥和这番时间的旷野。


冷也是真的冷,帽子的边缘,睫毛都结成了一小撮的冰丝。


悬崖下是就是圆石海滩,像一堆恐龙蛋。


民宿姐姐说这里夏天是极昼,可以采草莓、树莓。不少俄罗斯本国人夏季来避暑。






临日前落时分,大家来到了老捷里的海湾。




冬天极夜期间,天天仅有些3-4小时天亮时间,日出日落就是一天里最珍贵最温暖的时刻。




每一个人都像着了魔一样,忘却寒冷、来到海湾边散步玩耍,用几乎要冻僵的双手,拍下定格时光的照片。




整个世界好像都静止在那把巨大秋千前,从近处的湖面到远处的天边都是淡淡粉色。




一个人坐在海滩的椅子上,听着海浪拍打、海鸥鸣叫。不由得想起这首词:


科隆岛的企鹅已经睁开了惺忪的双眼
太平洋的蓝鲸已经跃然水面
挪威的极光星辰如海
地中海沿岸阳光明媚
伏特加浇灌着俄罗斯人的喉咙
将来有不少等着你
而你仅需耐心一点
所有都会来的


猎奇俄罗斯国民美食
晚上,去小铺买了食粮,在民宿做了饭,喝点小酒~
说起战斗民族的家常菜,就是大列巴、红菜汤、卷饼、各种奶酪等。和榴莲、香菜、臭豆腐一样,爱的人非常爱,喜欢的人避之不及。
大家煮了北极甜虾超级美味也!和寿司里的甜虾或阿根廷红虾不同,北极甜虾特别鲜甜,别看冰冻的,虾肉还是蛮紧实的。捷里的小卖铺就有卖,摩尔曼斯克超市也有,价格非常实惠,买了50元,一大盘。




然后最特别的要属饺子。。
作为战斗民族的家常菜(暗黑料理)俄罗斯饺子可不同。
传统的肉馅儿一定是有些,譬如之前在贝加尔湖,吃过民宿老板的牛肉咖喱饺子。很美味!外形有点类似大家的大馄炖。


吃的时候配一碟酸奶油,蘸着吃。(这里要特别一说,俄罗斯人酷爱奶油。卷饼要刷奶油、沙拉要加奶油,鱼汤肉汤也要加奶油。
这也都没什么。
但,假如你像我一样运势特别地……在一堆饺子里,挑中了水果饺子,那恭喜你。


樱桃馅的饺子!嗯,还有蓝莓馅的、苹果馅的、草莓馅……
这就是战斗民族的革新之魂。


只有你想不到,没我办不到。


煮熟的樱桃饺子,由内而外,透出鲜血般的红色。非常浓稠,非常有料。战斗民族是非常实在的,人家说了樱桃饺子,就是一个饺子里面有不少粒樱桃,而不是拿添加剂樱桃骗你!


我向俄罗斯友人表示,这个饺子真是让我大长见识。然后,她秀出了这个。。
樱桃巧克力饺子。
惊不惊喜?意不意料之外?


而且饺子在俄罗斯除去可煮可蒸,还有烧烤怎么吃,总之。让它熟了就对了!
OMG!
Господи!
最后,朋友们
请大伙牢记这个词饺子пельмени(一般甜味的叫вареник)
这将助你在舌尖上的俄罗斯之旅中勇敢猎奇哟~
一顿吃饱喝足后,出发寻觅极光。夜路走得非常感慨,我穿了2件羽绒棉服再加一件冲锋衣,口罩,雷锋帽一样不少。然而,北风呼呼,还是会钻进每一处没包裹紧的地方,刺痛你。


天空愈加乌云密布,第二晚的极光之旅,以失败告终。
念念不舍往回走,大雪覆盖了来时的路。大家只好找有车轮印的地方走。直到一个小伙伴拿出手机看地图,才发现,大家走在一个冰湖上。用脚拨开积雪,踩到坚硬的平面,就是冰层。
最后让狗子带路,大家才走回了民宿。极地的房屋就是如此,不少道门,窗户也是双层,墙体非常厚。所有都是为了保暖。


在捷里的最后一个早晨,漂亮的朝霞。




捷里,满足你对于极地、北极圈所有最漂亮的想象。
捷里别尔卡 吃住行攻略
地方
捷里别尔卡分老捷里和新捷里。
老捷里是指桥、海湾、红房屋、秋千这里。
沉船在老捷里桥往新捷里方向约几百米,挺近。
新捷里有学校、挨近北冰洋巴支伦海。
1、关于北极熊标志和鲸鱼骨架已经没了,拍完电影6个月后就被收走了。
2、圆石沙滩:从新捷里徒步1小时也能到。还是坐车或雪地摩托过去好一点。
新老捷里虽然只有3公里,但雪地里的徒步,真的非常累(劝大伙还是想方法坐车,不要为难自己)。有上下坡,尤其是晚上,不少地方是没路灯,要记得带手电筒。要去什么地方白天记得踩点,不要凭路过映像走,晚上黑灯瞎火且下雪,路况什么的都会不同。极光是流动的,红房屋、海湾、沉船、和圆石沙滩、后山都是拍极光非常不错的前景。
赏极光时间:十月到次年3月。时间晚上9点后到凌晨3、4点间.
其中10-11月可以说是最好季节!有足够的天亮时间可以玩耍,晚上也有概率能看到极光。
12月1月来的话,极夜期间,天天就2-3小时天亮时间,假如再碰到下大雪,能玩的时间就更少了。
捷里主要赏(拍)极光地址:摩尔去往捷里的路上、老捷里海湾沙滩、轮船坟墓、新捷里的后山、北冰洋边。


天气
1、捷里是典型的极地气候,常下雪,刮风。体感气温会比摩尔市区冷好几度。
(我去贝加尔湖气温显示零下30度。因为是晴天,感觉还没零下16度的捷里冷。)
2、记得在外出前就贴好暖孩子,才有用。室外贴是没用的!
交通
1、市区过来包车(可以用打车软件)正常路程2.5-3小时。3000-4000卢布。我去程是打车软件,俄罗斯司机一路上会介绍,还会停下来让拍照。
2、去摩尔巴士总站(就在火车站前面)坐公交也可以到。公交在老捷里桥那会停。终点站是新捷里学校那,买回程票也是那里。市区出发时间每周一是下午17:35;周三,周五,周日是下午18:00。车程4个小时,晚上约10点到。返回市区是周一,周二,周四,周六早上07:00。大概中午11点到市区。
食宿
1、小卖铺,新老捷里都有1家,品种不多,但虾、饺子什么的也有。
最好还是来之前去市区超市多带点食物过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起个小火锅,喝点伏特加。
2、假如不是旺季,到了这里再订房也可以。
3、红房屋群是民宿,其中一间是捷里唯一的游客餐厅,也可以吃东西喝热茶。到这里不要吃米饭,不美味。
极光拍摄攻略
1、什么是KP指数?
KP值是表示极光强度的级数单位,从弱到强即0至9级,数值越大,可见度越高,3级以上妥妥的可以拍大片!若KP指数不够高的话,肉眼看到的北极光只能呈淡淡的绿色,只有相机长揭秘会看上去更绚丽一些。
2、可以看极光地方和等级的APP。


3、极光出现地
极光主要出目前高纬度区域,也是由于南北极磁极用途,迫使一部分高能粒子沿着磁场线集中到两极。是否越接近极点,越能看到极光呢?其实坐落于北纬67度附近的环带状地区内,观测到极光的几率是最大的。当然,还需要拥有几个条件:天气情况好、光污染少、夜晚时间,尽可能避开满月。
4、极光拍摄
参数:光圈值尽可能开大f1.8-4、ISO600-1600、揭秘2-20秒(具体要看极光的强弱);
相机需要用三脚架,长揭秘拍出的极光会更明显;
多携带2—4块备用电池,做好保暖手段,将电池尽可能放在自己贴近身体的衣服口袋中或筹备保温袋、暖孩子给电池保温等。
若是仅仅拍摄夜空中出现的极光,缺少对照物可能就略显单调。所以可以试一试添加一些地景:
水景
水面可以倒映出天空中的极光,让色彩铺满整个画面,使得拍出的景色愈加壮观。


雪景
以雪原、雪山、雪地为前景。


车、帐篷、房屋、人
选择车、帐篷、房屋或人作为前景也是很好的选择,相较于雪境与水镜,这种取景则会多一种故事感与情景感。




5、晚上外出前,记得提前贴暖孩子,戴手套!带帽子!带手电筒(手机多半关机的)!带保温杯(别带劣质保温杯,不然非常可能瓶盖霜冻打不开)!小心冻伤。
最后,祝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心仪的极光~